電機用稀土永磁體的歷史

2022-05-31

稀土元素(稀土永磁體)是周期表中間的17 種金屬元素(原子序數21、39 和57-71),它們具有不尋常的熒光、導電和磁性特性,使其與更常見的金屬(如鐵)不相容)在以下情況下非常有用:合金化或少量混合。從地質學上來說,稀土元素並不是特別稀有。這些金屬的礦藏在世界許多地方都有發現,有些元素的含量與銅或錫的含量大致相同。然而,稀土元素從未被發現濃度非常高,並且經常相互混合或與鈾等放射性元素混合。稀土元素的化學特性使其難以與周圍材料分離,這些特性也使得它們難以純化。目前的生產方法需要大量礦石,並產生大量危險廢物來提取少量稀土金屬,加工方法產生的廢物包括放射性水、有毒氟和酸。

最早發現的永磁體是提供穩定磁場的礦物。直到 19 世紀初,磁鐵都是由碳鋼製成的,脆弱且不穩定。 1917年,日本發現了鈷磁鋼,並對其進行了改進。自發現以來,永磁體的性能不斷提高。對於1930 年代的鋁鎳鈷合金(Al/Ni/Co 合金),這種演變體現在最大數量增加的磁能積(BH)max 上,這極大地提高了永磁體的品質因數,並且對於給定體積的磁體,最大能量密度可以轉換為可用於使用磁鐵的機器的功率。

第一個鐵氧體磁鐵是1950年在荷蘭飛利浦工業研究中心的物理實驗室偶然發現的。一名助理錯誤地合成了它——他應該準備另一個樣品作為半導體材料進行研究。結果發現它其實是有磁性的,於是就交給了磁性研究小組。由於其作為磁鐵的良好性能和較低的生產成本。因此,這是飛利浦開發的產品,標誌著永磁體使用量快速增長的開始。

20世紀60年代,第一塊稀土磁體問世(稀土永磁體由鑭系元素釔的合金製成。它們是最強的永磁體,具有高飽和磁化強度和良好的抗退磁性能。儘管它們在高溫下價格昂貴、脆弱且效率低下,但隨著它們的應用變得更加相關,它們開始主導市場。 20 世紀 80 年代,個人電腦普及,這意味著對硬盤永磁體的需求量很大。


釤鈷等合金是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隨著第一代過渡金屬和稀土而發展起來的,而在1970年代後期,由於剛果供應不穩定,鈷價大幅上漲。當時釤鈷永磁體(BH)max最高,研究界不得不更換這些磁體。幾年後,即1984年,佐川等人首次提出開發基於Nd-Fe-B的永磁體。採用住友特殊金屬公司的粉末冶金技術,採用通用汽車公司的熔體旋壓工藝。如下圖所示,(BH)max 經過近一個世紀的改進,從鋼的 ≈1 MGOe 開始,到過去 20 年中 NdFeB 磁體達到約 56 MGOe。

工業過程的可持續性最近已成為一個優先事項,而稀土元素因其高供應風險和經濟重要性而被各國視為關鍵原材料,為新型無稀土永磁體的研究開闢了領域。一個可能的研究方向是回顧最早開發的永磁體、鐵氧體磁體,並使用近幾十年來可用的所有新工具和方法進一步研究它們。一些組織目前正在開展新的研究項目,希望用更環保、更高效的替代品取代稀土磁體。



  • QR
We use cookies to offer you a better browsing experience, analyze site traffic and personalize content. By using this site,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. Privacy Policy
google-site-verification=SyhAOs8nvV_ZDHcTwaQmwR4DlIlFDasLRlEVC9Jv_a8